在不少老板的概念里,销售部门是企业的重头戏,因为企业要靠销售人员开拓市场来为公司创造效益,而财务部门就是算账报税出报表的,提供的信息也是滞后的,如果票据按时到不了财务部,那么财务部的提供的数据更不靠谱了。
事实果真如此吗?
我们先来看一下会计的概念,也就是先弄明白会计是干什么的。
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对会计主体所发生的经济活动进行核算和监督,为利益相关者提供决策有用信息的活动。从概念中我们知道,会计的基础工作是核算和监督,实质上是为利益相关者提供他们需要的有用信息的。这样一来我们就需要知道,利益相关者都是哪些人,他们需要怎样的信息,同时这些会计信息的质量要受到哪些机构的监督等等这些问题我们都要明白。
那么我们先来看一下利益相关者都有哪些人。会计主体的利益相关者包括主要外部利益相关者和内部利益相关者,其中,外部相关者包括投资人(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股东)和债权人,投资人关注的是他们的投资是否产生了保值和增值,债权人关注的则是他们能否收回本息。而内部利益相关者也就是我们说的经营者即企业管理层则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知道,不同利益相关者关注的财务信息是不同的,所以,会计人员对内部利益相关者提供的财务信息的作用主要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同时供他们对下一步公司的经营决策做出合理规划,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管理会计,而外部利益相关者看到的财务数据,是需要会计人员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有关的会计信息,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财务会计。
通过上面的描述,我们看到了,会计人员不是直接为企业创造效益,而是间接在为企业创造效益的,因为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及时性、合法性等等往往会左右公司高层的决策,更何况财务高层会根据财务信息直接参与决策。
其实,在中小企业中,财务部一般不会将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严格分岗的,往往是很多事情只要岗位无需回避都是一个人在干,这样一来,社会监督就显得愈发重要。所以,在我们..,财政部、国资委、证监会、中注协始终在监督者会计法规的执行情况,维护资本市场秩序、维护行业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