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操热点
当前位置 当前位置:首页 > 实操热点 > 会计实务

财务报告的目标是什么?

所属分类:会计实务    发布时间: 2021-01-06    作者:admin
  分享到:   
二维码分享

我国基本准则明确了财务报告的目标,规定财务报告的目标是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做出经济决策。我国对财务报告目标的界定,兼顾了决策有用观和受托责任观。

基本准则规定,财务报告使用者主要包括投资者、债权人、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和社会公众等。

满足投资者的信息需要是企业财务报告编制的首要出发点。随着我国改革持续深入,产权日益多元化,资本市场快速发展,机构投资者及其他投资者队伍日益壮大,对会计信息的要求日益提高。在这种情况下,投资者更加关心其投资的风险和报酬。他们需要会计信息来帮助其作出决策,比如决定是否应当买进、持有或者卖出企业的股票或者股权,他们还需要通过会计信息来帮助其评估企业现金流量的金额、时间和不确定性、支付股利的能力等。因此,基本准则将投资者作为企业财务报告的首要使用者,凸显了投资者的地位,体现了包含投资者利益的要求,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

除了投资者之外,基本准则还规定企业财务报告的使用者还有债权人、政府及有关部门、社会公众等。例如,企业贷款人、供应商等债权人通常十分关心企业的偿债能力和财务风险,他们需要通过会计信息来评估企业能否如期支付贷款本金及其利息,能否如期支付所欠货款等;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作为经济管理部门和经济监督部门,通常关心经济资源分配的公平、合理,市场经济秩序的公正、有序,宏观决策所依据信息的真实可靠等,他们需要通过会计信息来监管企业的有关活动,制定税收政策、进行税收征管和国民经济统计等。

应当讲,投资者及其他使用者等决策所需要的许多信息是共同的。由于投资者是企业资本的主要提供者,通常情况下,如果财务报告能够满足这一群体的会计信息需求,也就可以满足其他使用者的大部分信息需求。

在强调财务报告对外部使用者决策有用的同事,财务报告体现的受托责任目标也不容忽视。按照我国基本准则的规定,我国企业财务报告的目标对于决策有用观和受托责任观两者应当兼顾,企业财务报告应当努力满足这些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