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企业通常应当按照单个存货项目计提存货跌价准备。企业在计提存货跌价准备时通常应当以单个存货项目为基础。在企业采用计算机信息系统进行会计处理的情况下,完全有可能做到按单个存货项目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在这种方式下,企业应当将每个存货项目的成本与其可变现净值逐一进行比较。按较低者计量存货,并且按成本高于可变现净值的差额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这就要求企业应当根据其管理要求和存货的特点,明确规定存货项目的确定标准,比如将某一型号和规格的材料作为一个存货项目,将某一品牌和规格的商品作为一个存货项目等等。
2、对于数量繁多,单价较低的存货,可以按照存货类别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如果某一类存货的数量繁多,并且单价较低,企业可以按存货类别,计量成本与可变现净值。计按存货类别的成本的总额与可变现净值的总额进行比较,每个存货类别均取较低者确定存货期末价值。
3、与在同一地区生产和销售的产品系列相关,具有相同或类似.终用途或目的。且难以与其他项目分开计量的存货,可以合并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存货具有相同或类似.终用途或目的。并在同一地区生产和销售,意味着存货所处的经济环境,法律环境,市场环境等相同,具有相同的风险和报酬。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对该存货进行合并,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4、存货存在下列情况之一的,通常表明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
A、该存货的市场价格持续下跌,并且在可预见的未来无回升的希望。
B、企业使用该项原材料,生产的产品的成本大于产品的销售价格,
C、企业因产品更新换代,原有库存原材料已不适应新产品的需要,而该原材料的市场价格又低于其账面成本。
D、因企业所提供的商品或劳务过时或消费者偏好改变而使市场的需求发生变化,导致市场价格逐渐下跌。
E、其他足以证明该项存货实质上已经发生减值的情形。
如果存货发生以下情形之一的,通常表明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为零,此时,我们应当全额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A、已霉烂变质的存货。
B、已过期且无转让价值的存货。
C、生产中已不再需要,并且已无使用价值和转让价值的存货。
D、其他足以证明已无使用价值和转让价值的存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