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操热点
当前位置 当前位置:首页 > 实操热点 > 纳税申报

老板能随意支配公司资源吗?

所属分类:纳税申报    发布时间: 2021-01-10    作者:admin
  分享到:   
二维码分享

实际工作中,尤其是一些小公司,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情况:老板家里缺钱花,直接从公司财务部拿钱,公司资金紧张了,又从家里拿钱填补公司亏空。在他们的概念里,公司是自己开的,也就是自己的,钱也就由自己自由支配,这种概念对吗?

我们先来思考一个问题:如果从家里和公司拿钱填补对方,那么公司的盈亏老板自己知道吗?有人说,挂借款就行了,但是在脑海中把公司视作自己个人所有的老板会在平日做好财务上的手续吗?恐怕不会吧。

其实,之所以存在这种概念,是没有弄清企业和自身的关系,一般来说,老板们开的公司大多属于公司制企业,而且是有限责任公司,我们不能想当然的认为公司是自己的,企业是全社会经济的组成部分,受社会经济的影响,同时对外也影响着自身之外的其他社会经济,企业的诞生、发展、壮大和衰退有其自身的规律, 因此必须适应社会经济大环境,才能更好的发展企业自身。

因此,老板不能随意支配公司资源,而是要遵循市场规律,换句话说,要遵守政策。

从财务的角度来说,是要明确会计主体是谁,才能更好的为企业服务。

会计主体是企业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空间范围。为了向财务报告使用者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提供与决策有用的信息。会计核算和财务报表的编制应当集中于反映特定对象的活动,并将其与其他经济主体区别开来,才能实现财务报告的目标。在会计主体假设下,企业应当对其本身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反映企业本身所从事的各项生产经营活动,明确界定会计主体是开展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工作的重要前提。

明确会计主体才能划定会计所要处理的各项交易或事项的范围,在会计工作中只有那些影响企业本身经济利益的各项交易或事项才能加以确认,计量和报告。那些不影响企业本身经济利益的各项交易或事项则不能加以确认,计量和报告会计工作中通常所讲的资产负债的确认,收入的实现,费用的发生等,都是针对特定会计主体而言的。